獲獎成果簡介
省政府關于江蘇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決定

發布時間:2013-10-22 | 信息來源:

蘇政發〔2012〕156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2010年以來,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江蘇的成功實踐,積極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應用,取得了可喜成績。為激勵先進,省人民政府決定授予498個項目江蘇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一等獎50項,二等獎148項,三等獎300項。

    當前,江蘇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期。希望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緊緊圍繞“十二五”發展的主題主線,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再接再厲,開拓創新,進一步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加快建設哲學社會科學強省,為推動江蘇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作出新的貢獻。

    附件:江蘇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獲獎項目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23日           

 

附件

 

江蘇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獲獎項目

 

一等獎(50項)

 

馬克思主義東方學(著作)  俞良早(南京師范大學)

瞿秋白傳(著作)  王鐵仙(華東師范大學)、劉福勤(江蘇省瞿秋白研究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論:黨的十六大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體系研究(著作)  夏東民(江蘇技術師范學院)、田芝健(蘇州大學)、陸樹程(蘇州大學)等

中國共產黨“勞資兩利”政策研究(著作)  王強(鹽城師范學院)

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研究(著作)  王永貴(南京師范大學)等

批判與啟示:西方近現代政治哲學流派研究(著作) 王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施向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近代中國民主觀念之生成與流變:一項觀念史的考察(著作)  閭小波(南京大學)

政府與企業的交換模式及其演變規律——觀察腐敗深層機制的微觀視角(論文) 金太軍(蘇州大學)、袁建軍(蘇州大學)

中國佛教通史(15卷)(著作)  賴永海(南京大學)

中國倫理道德報告(著作)  樊浩(東南大學)等

治世的至理——先秦儒家“分”之倫理研究(著作)  陳繼紅(河海大學)

漢英報紙新聞語篇互文性研究(著作)  辛斌(南京師范大學)、李曙光(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外語類辭書編纂出版30年(1978——2008):回顧與反思(著作)  魏向清(南京大學)、耿云冬(南京大學)、王東波(南京大學)

英漢全功能詞典(著作)  劉純豹(南京大學)

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目錄新編(上、中、下)(著作)  吳俊(南京大學)、李今(中國人民大學)、劉曉麗(華東師范大學)、王彬彬(南京大學)

金圣嘆全集(全六冊)(輯校)  陸林(南京師范大學)

多元文化與臺灣當代文學(著作)  方忠(江蘇師范大學)

審美文化學導論(著作)  姚文放(揚州大學)、季中揚(淮陰師范學院)、丁筑蘭(貴州大學)、張愛鳳(揚州大學)

五百種楚辭著作提要(著作)  周建忠(南通大學)、施仲貞(南通大學)

敦煌南朝寫本書法研究(著作)  王菡薇(南京師范大學)、陶小軍(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印論類編(上、下卷)(著作)  黃惇(南京藝術學院)

共和國音樂史:1949—2008(著作)  居其宏(南京藝術學院)

中共江蘇地方史·第二卷(1949—1978)(著作)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

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上、中、下)(著作)  周曉陸(南京大學)

身后損害的法律擬制——穿越生死線的民法機理(論文)  稅兵(南京大學)

論正犯理論的客觀實質化(論文)  劉艷紅(東南大學)

權利·權力·監督(著作)  黃學賢(蘇州大學)

流動的父權:流動農民家庭的變遷(論文)  金一虹(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城市文化的空間表達——空間特色·建筑品質·園林藝術(著作)  周嵐(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朱東風(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所)、于春(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所)、崔曙平(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所)、趙青宇(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所)、王莉(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所)

次生焦慮——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會解讀(著作)  陳阿江(河海大學)

傳媒低俗化對策研究(著作)  陳龍(蘇州大學)、杜曉紅(蘇州大學)

集體性知識:中國教育改革的社會學解釋(著作)  馬維娜(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差異與共生——多元文化下學生生活方式與價值觀教育(著作)  馮建軍(南京師范大學)

大學“去行政化”的關鍵:確立大學行政管理的科學性(論文)  龔放(南京大學)

理科課程標準之適切性(著作)  倪娟(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經驗的描述——意動心理學(著作)  郭本禹(南京師范大學)、崔光輝(南京師范大學)、陳巍(南京師范大學)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理與路徑(著作)  沈坤榮(南京大學)等

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研究——來自江蘇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發展的報告(著作)  喬均(南京財經大學)等

開放經濟貨幣政策研究(著作)  范從來(南京大學)

接入定價、渠道競爭與規制失敗(論文)  石奇(南京財經大學)、孔群喜(南京財經大學)

長三角地區研發的行為模式與技術轉移問題研究(著作)  安同良(南京大學)、王磊(南京大學)、田莉娜(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蘇州分公司)、劉偉偉(南京大學)等

第一資源——科學人才觀簡明讀本(著作)  趙永賢(江蘇省委組織部)、張顥瀚(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黃維(南京郵電大學)、苗成斌(《群眾》雜志社)、任平(江蘇師范大學)、李廉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沈炯(東南大學)、成長春(鹽城師范學院)、廖文和(南京理工大學)、葉南客(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過利平(江蘇省委組織部)、雙傳學(江蘇省委宣傳部)、趙曙明(南京大學)、朱國云(南京大學)、趙永樂(河海大學)、張震(江蘇省委組織部)、崔建軍(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李揚(新華日報社)、劉西忠(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李程驊(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社會科學計算實驗理論與應用(著作)  盛昭瀚(南京大學)、張軍(河海大學)、杜建國(江蘇大學)等

組織復雜性管理(著作)  劉洪(南京大學)

股票價格波動:風險還是價值?(論文)  張普(常州大學)、吳沖鋒(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耕地保護的體制與政策研究(著作)  吳群(南京農業大學)、郭貫成(南京農業大學)、劉向南(南京農業大學)、李永樂(南京財經大學)

關于加快蘇北地區跨越發展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報告)  沈正平(江蘇師范大學)、馬曉冬(江蘇師范大學)、歐向軍(江蘇師范大學)、仇方道(江蘇師范大學)、范文國(江蘇師范大學)、蔣濤(江蘇師范大學)、孟召宜(江蘇師范大學)、陳宏偉(江蘇師范大學)

加快構建江蘇現代產業體系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王軍(江蘇省委黨校)、談鎮(江蘇省委黨校)、范金(江蘇省委黨校)、方建中(江蘇省委黨校)、蔣佳林(無錫市委黨校)、袁志田(江蘇省委黨校)、杜貴陽(江蘇省委黨校)、譚軍(無錫市委黨校)、田偉(江蘇省委黨校)、顧惠君(江蘇省委黨校)、袁小慧(江蘇省委黨校)

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對蘇錫常地區社會影響計量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沈菊琴(河海大學)、孫付華(河海大學)、季健(鹽城師范學院)、王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盧小廣(河海大學)、徐立(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張愛民(揚州大學)、宋紅玉(揚州大學)、秦萁(廣西電網公司南寧供電局)、吳珺(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秦濤(南京中興新軟件有限責任公司)、蔡燁(無錫市錫山區發展和改革局)、榮榮(南京銀行總行)、陸慶春(河海大學)、華國芬(河海大學)、郭英華(河海大學)、黃惠娟(河海大學)、倪晨(河海大學)

政府網絡發言(著作)  曹勁松(南京市委宣傳部)

二等獎(148項)

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論的辯證特性及其當代啟示(論文)  唐正東(南京大學)
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概論(1919—1949)(著作)  吳漢全(南京審計學院)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兼論近代中國社會思潮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著作)  孫建華(鹽城工學院)
論新時期執政文化建設(論文)  姜迎春(南京大學)、宣云鳳(江蘇省委宣傳部)
回到恩格斯——文本、理論和解讀政治學(著作)  胡大平(南京大學)
權力腐敗與權力制約問題研究(著作)  王世誼(江蘇省委黨校)、周義程(江蘇省委黨校)等
論虛擬公共領域對公民政治意識與政治心理的影響及其對政治生活的形塑(論文)  楊嶸均(南京師范大學)
國際軍事安全論(著作)  劉強(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公共生活的發生(著作)  張康之(南京大學)、張乾友(中國人民大學)
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政府研究(著作)  黃愛寶(南京工業大學)
體制中的探索——2010江蘇省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研究報告(著作)  肖泉(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凌寧(江蘇省委黨校)
“五四”事件中暴力行為再反思(論文)  胡傳勝(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論道德的經濟價值(論文)  王小錫(南京師范大學)
制度倫理研究——一種憲政正義的理解(著作)  高兆明(南京師范大學)
自由、心靈與時間——奧古斯丁心靈轉向問題的文本學研究(著作)  張榮(南京大學)
幽靈之舞——德里達與現象學(著作)  方向紅(南京大學)
全球發展公正性:倫理本質與歷史建構——兼論“中國新殖民論”的實質與問題(論文)  陳忠(蘇州大學)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上、中、下卷)(著作)  張一兵(南京大學)
低碳社會之科學困境(論文)  邢冬梅(蘇州大學)
詞典的原型釋義模型建構(著作)  楊蔚(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學生漢譯英機助評分模型的研究與構建(著作)  王金銓(揚州大學)
楊亦鳴自選集(著作)  楊亦鳴(江蘇師范大學)
同源詞研究與語文辭書編纂(論文)  董志翹(南京師范大學)
認知轉喻(著作)  張輝(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盧衛中(曲阜師范大學)
建國以來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著作)  李箭(鹽城師范學院)
漢語預設研究(著作)  王躍平(江蘇師范大學)
叔本華及哲學的狂野年代(譯著)  欽文(南京大學)
漢畫像之美——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著作)  朱存明(江蘇師范大學)
文學變體與形式(著作)  趙憲章(南京大學)、包兆會(南京大學)
陸游全集校注(全13冊)(著作)  錢仲聯(蘇州大學)、馬亞中(蘇州大學)
“復調”與“復式”:新世紀十年報告文學觀察(論文)  丁曉原(常熟理工學院)
政治文化語境下的文體矯正——論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文學的審美演進(著作)  李瑋(南京師范大學)
郁達夫自敘傳小說的唯美主義特質(論文)  薛家寶(鹽城師范學院)
理學思潮與世情小說(著作)  趙興勤(江蘇師范大學)
朱自清年譜(著作)  姜建(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吳為公(江蘇教育出版社)
意識批評、語言分析、行為研究——希利斯·米勒的文學批評之批評(著作)  肖錦龍(南京大學)
地域·家族·文學:清代江南詩文研究(著作)  羅時進(蘇州大學)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全編(上、中、下)(著作)  張伯偉(南京大學)、俞士玲(南京大學)、左江(深圳大學)
現代大學的兩大學統——以民國時期的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央大學為主線考察(論文)  沈衛威(南京大學)
如何現實,怎樣思想?——關于當代文學“思想狀況”的一種認識(論文)  王堯(蘇州大學)
弦外之音——當代古琴文化傳承實錄(著作)  施詠(南京藝術學院)
中國畫論大辭典(著作)  周積寅(南京藝術學院)
中國現代戲劇論集(著作)  胡星亮(南京大學)
六朝畫像磚研究(著作)  姚義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沚阜文存——顧平美術論集(著作)  顧平(江南大學)
中國宋代家具(著作)  邵曉峰(南京林業大學)
《摩訶兜勒》曲名含義及其相關問題(論文)  王福利(蘇州大學)
設計價值論(著作)  李立新(南京藝術學院)
戲文只曲的嬗變與發展(論文)  許建中(揚州大學)
去蔽與顯現:中國新生代導演的底層空間建構(著作)  路璐(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藝術批評史(著作)  凌繼堯(東南大學)、張愛紅(東南大學)、張曉剛(常州大學)、黃桂娥(東南大學)
江蘇辛亥革命史(著作)  周新國(揚州大學)等
海路與陸路——中古時代東西交流研究(著作)  劉迎勝(南京大學)
漢晉間社會階層升降與歷史變遷(著作)  王永平(揚州大學)
戰時中國新聞傳媒與南京大屠殺(上、下冊)(著作)  經盛鴻(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通史·民國卷(著作)  楊穎奇(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盛鴻(南京師范大學)、孫宅巍(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蔣順興(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葉揚兵(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承淡安研究(著作)  夏有兵(南京中醫藥大學)
土地問題與南非政治經濟(著作)  孫紅旗(江蘇師范大學)
當代中國的司法改革:成就、問題與出路——以人民法院為中心的分析(論文)  夏錦文(南京師范大學)
私人參與警察任務執行的法理基礎(論文)  章志遠(蘇州大學)
訴訟標的理論“內卷化”批判(論文)  吳英姿(南京大學)
我國合同拘束力理論的重構(論文)  解亙(南京大學)
公司法第16條的規范意義(論文)  錢玉林(揚州大學)
強制性偵查措施的法律規制與法律監督(論文)  李建明(南京師范大學)
死亡權及其限度(著作)  呂建高(南京工業大學)
犯罪構成體系的價值評價:從存在論走向規范論(論文)  歐陽本祺(東南大學)
司法的道德性與法律方法(論文)  秦策(南京師范大學)、夏錦文(南京師范大學)
數字圖書館信息安全管理(著作)  黃水清(南京農業大學)
城市文化資本論(第二版)(著作)  張鴻雁(南京大學)
制度演化與“和諧新蘇南”社會管理體制創新(著作)  劉煥明(江南大學)、浦徐進(江南大學)、崔榮國(宜興市委組織部)
韋伯的理性“進步”及其意義問題(論文)  王俊敏(蘇州大學)
昆山可持續發展之路:理論、規劃與實踐(著作)  丁宏(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沈躍新(昆山市科技局)、費文雋(昆山市知識產權局)
信息資源網絡模型及應用(著作)  王昊(南京大學)
執政黨與大眾傳媒——基于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研究(著作)  丁柏銓(南京大學)等
中國人的關系原理:時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變(著作)  翟學偉(南京大學)
我國信息戰略中的數字鴻溝問題研究(著作)  黃奇(南京大學)、袁勤儉(南京大學)、邵艷麗(安徽大學)、朱慶華(南京大學)
西部水電移民風險管理(著作)  鄭瑞強(江西農業大學)、施國慶(河海大學)
代際分化視角下的東亞福利體制(論文)  林閩鋼(南京大學)、吳小芳(南京大學)
五環輝映下的金陵(著作)  史國生(南京體育學院)、高力翔(南京體育學院)、劉健(南京體育學院)、丁永亮(南京體育學院)、田標(南京體育學院)、戴忠明(南京體育學院)、陳志(南京體育學院)、張波(南京體育學院)、王凱(南京體育學院)、魏文思(南京體育學院)
開發未來——我國工程技術類高等教育戰略規劃研究(著作)  劉啟華(南京工業大學)、成建平(南京工業大學)
開放大學建設初論(著作)  彭坤明(江蘇廣播電視大學)
大眾化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基于知識的解讀(著作)  黃啟兵(蘇州大學)、毛亞慶(北京師范大學)
后現代高等學校課程研究(著作)  母小勇(蘇州大學)
多視角的高等教育質量管理(著作)  王建華(南京師范大學)
人力資本、家庭資本與大學生就業政策績效——基于江蘇省20所高校的經驗研究(論文)  高耀(西北大學)、劉志民(南京農業大學)、方鵬(南京農業大學)
特定事件、改革過程與整體背景——我國教育改革的分析框架(論文)  莊西真(江蘇技術師范學院)
我國大學組織內部機構生成機制研究(著作)  胡仁東(江蘇師范大學)
高深知識論——基于大學的研究(著作)  陳玉祥(鹽城師范學院)
中國新建本科院校辦學機制的策略研究(著作)  劉延慶(揚州大學)
當代西方教育與國家關系——基于國家利益觀視角的思想研究(著作)  樂先蓮(南京師范大學)
求真育人——大學精神與現代大學發展(著作)  顧曉松(南通大學)、顧玉平(南通大學)
國際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比較研究(著作)  汪霞(南京大學)
詩意德育(著作)  孫迎光(南京師范大學)
在生活化的旗幟下:學校道德教育改革的社會學研究(著作)  齊學紅(南京師范大學)
運動員競技能力與競技行為的參賽變異及其成因與對策(著作)  熊焰(蘇州大學)
學習優良與不良兒童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比較研究(著作)  戴斌榮(鹽城師范學院)
學校道德生活的管理透視(著作)  王家軍(江蘇教育學院)
促進長三角及其經濟腹地協調發展的理論與對策研究(著作)  朱舜(江蘇師范大學)等
蘇南民營經濟發展研究(著作)  陳曉雪(江蘇技術師范學院)、謝忠秋(江蘇技術師范學院)、王志華(江蘇技術師范學院)、陸玉梅(江蘇技術師范學院)
制造業基地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路徑(著作)  黃繁華(南京大學)、洪銀興(南京大學)等
中國產業集群時空發展研究(著作)  朱英明(南京理工大學)、李梅(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張馨月(重慶中信銀行)
中國R&D統計理論、方法及應用研究(著作)  趙喜倉(江蘇大學)、陳海波(江蘇大學)、李芳林(江蘇大學)
鑒證與探索——農村改革三十年(著作)  包宗順(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文化資本、企業家精神與經濟增長:浙商與粵商成長經驗的研究(著作)  高波(南京大學)
突破城鄉分離走新路——關于江蘇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調查報告(論文)  江蘇省鄧小平理論研究會課題組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理論、實踐與制度創新研究(著作)陳利根(南京農業大學)、龍開勝(南京農業大學)、張夢琳(河南理工大學)
加工配套企業升級模式及行動特征——基于企業動態能力的分析視角(論文)  宣燁(南京財經大學)、孔群喜(南京財經大學)、李思慧(南京大學)
中國制造業出口是否存在本土市場效應(論文)  邱斌(東南大學)、尹威(東南大學)
環境規制強度和生產技術進步(論文)  張成(南京財經大學)、陸旸(中國社會科學院)、郭路(中國社會科學院)、于同申(中國人民大學)
南水北調一期工程水資源配置關鍵技術研究(著作)  鄭垂勇(河海大學)、趙敏(河海大學)、史安娜(河海大學)
會計范式革命(著作)  陳良華(東南大學)、張昉(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李東(東南大學)
能源軟科學研究進展(著作)  周德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土地非農化的可持續治理(著作)  曲福田(南京農業大學)、譚榮(浙江大學)
企業孵化器與自主創新(著作)  殷群(南京郵電大學)
管理層權力、私有收益與薪酬操縱(論文)  權小鋒(蘇州大學)、吳世農(廈門大學)、文芳(廣東金融學院)
水資源適應性配置系統方法及應用(著作)  王慧敏(河海大學)、佟金萍(常州大學)
審計心理學(著作)  王會金(南京審計學院)
中小企業安全生產管制研究——基于生命價值理論視角(著作)  梅強(江蘇大學)、劉素霞(江蘇大學)
現代應急管理(著作)  曹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朱莉(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工業企業科技活動效率評價實證研究(著作)  吳和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海嶺(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區域水權論(著作)  許長新(河海大學)
大學生“村官”成長之路——來自江蘇的經驗(著作)  劉國中(江蘇省政協)、朱國云(南京大學)
基于約束理論的混流生產作業計劃(著作)  韓文民(江蘇科技大學)
流動性過剩對期貨市場的影響與風險管理防范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周勇(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何建敏(東南大學)、胡小平(東南大學)、趙偉雄(江蘇弘業期貨有限公司)、吳光靜(江蘇弘業期貨有限公司)
以沿海開發為契機推進區域共同發展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孫月平(江蘇省委黨校)、張鋒(江蘇城市發展研究院)、彭飛(江蘇省委黨校)、張平(江蘇省委黨校)、袁志田(江蘇省委黨校)、劉俊(江蘇省政府研究室)、譚軍(無錫市委黨校)、唐中龍(連云港市政府研究室)、胡際春(南通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吳興鵬(鹽城市委黨校)、沈在宏(淮安市委黨校)
關于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幾點戰略考慮(決策咨詢報告)  劉志彪(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吳先滿(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基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模式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強培(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鄭垂勇(河海大學)、張平(江蘇省委黨校)、王黎明(江蘇省國土資源廳)、趙敏(河海大學)
積極創造殘疾青少年健康成長環境(決策咨詢報告)  侯晶晶(南京師范大學)
三峽庫區地域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賀云翱(南京大學)、萬聯佳(南京大學)、黃亮(南京大學)、朱青(南京大學)、劉立云(南京大學)、董靜(南京大學)、毛敏(南京大學)、賓娟(南京大學)
輔警隊伍法治化規范化勢在必行——江蘇輔警隊伍法治化規范化研究報告(決策咨詢報告)  殷建國(江蘇警官學院)、葛志山(江蘇警官學院)、王智軍(江蘇警官學院)、張洪波(江蘇警官學院)、王焱(江蘇警官學院)、薛向君(江蘇警官學院)、錢潔(江蘇警官學院)
提升江蘇上市公司技術創新能力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許敏(南京工業大學)、張洪發(江蘇省注冊會計師協會)、吳松強(南京工業大學)、張家峰(南京工業大學)、陳豐(南京工業大學)、經海林(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趙月紅(南京工業大學)、張長江(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三對關系初探(決策咨詢報告)劉旺洪(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章壽榮(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問題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盛克勤(江蘇省委組織部)、王慶五(江蘇省委黨校)、胡宗仁(江蘇省委黨校)、張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鳳樓(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吳建成(江蘇省委組織部)、陶雨生(江蘇省委組織部)、倪春青(江蘇省委組織部)、劉春菊(江蘇省委組織考評中心)、任向東(江蘇省委組織部)
華西啟示——增加“農民幸福資本”是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道路與規律(決策咨詢報告)  馮治(江蘇省委黨校)
江蘇女性黨政領導人才的發展需求及政策建議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張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時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袁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提高江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桑學成(江蘇省委黨校)
江蘇理論宣講的實踐與思考(決策咨詢報告)  宣云鳳(江蘇省委宣傳部)、顧戛良(泰州市委宣傳部)、丁新伯(揚州市委宣傳部)、孔鵬娟(江蘇省委宣傳部)、肖復新(無錫市委宣傳部)、吉向榮(泰州市委宣傳部)
江蘇新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理論體系和模式選擇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賈丹華(南京郵電大學)、邊延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儲成祥(南京郵電大學)、呂海蓉(南京郵電大學)、雷晶(南京郵電大學)、劉靜嫻(南京郵電大學)、邢光軍(南京郵電大學)、蔣萍(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
江蘇中等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吻合情況預警報告(決策咨詢報告)  馬建富(江蘇技術師范學院)、袁麗英(江蘇省職教科研中心)、董存田(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張勝軍(江蘇技術師范學院)、李德方(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尹偉民(江蘇省教育廳)、劉克勇(江蘇省教育廳)、馬萬全(江蘇省教育廳)、楊海華(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鄧宏寶(南通大學)、李應柏(淮安市教育局)、周如俊(灌南中等專業學校)、奚軍(無錫市教育研究中心)、潘玉山(靖江中等專業學校)
治政學(著作)  朱其訓(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現代產業體系構建與產業結構調整研究(著作)  黃南(南京市社會科學院)
大學文化自覺管理的向度、模型與方略(著作)  丁鋼(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
新時期黨的社會工作機制研究(著作)  孫藝兵(蘇州市委宣傳部)、周國平(蘇州市委黨校)、孫志明(蘇州市委黨校)
清宮揚州御檔(著作)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揚州市檔案館
常州方言叢書(著作)  湯繼榮(常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周曉東(常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陳滿林(常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金麗藻(常州工學院)、周源(常州市政府)
南通基本實現現代化研究(著作)  姜作培(南通市委黨校)、喬桂銀(南通市委黨校)、陳冬梅(南通市委宣傳部)、何春紅(南通市委黨校)
縣級政府教育政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著作)  宋農村(徐州工程學院)
吳文化縱論(著作)  王立人(無錫市人大常委會)、陳堯明(無錫市委宣傳部)、李祖坤(無錫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王旭(江蘇省信息中心)
切實增強江蘇先進文化凝聚力、引領力研究(決策咨詢報告)王慶五(江蘇省委黨校)、楊明(江蘇省委黨校)、嚴翅君(江蘇省委黨校)、張桂珍(江蘇省委黨校)、曹巧蘭(江蘇省委宣傳部)、李立峰(江蘇省委黨校)、劉力永(江蘇省委黨校)、陳曙紅(江蘇省委黨校)、韓丹(江蘇省委黨校)、李小紅(江蘇省委黨校)、彭安玉(江蘇省委黨校)
新時期江蘇特色產業基地的理論與實踐(決策咨詢報告)  顧為東(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李義(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張建華(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陳勇(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農民職業培訓創新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童舉希(常熟理工學院)、邱慧萍(常熟理工學院)、施楊(常熟理工學院)
江蘇科技金融產品創新及創業投資發展的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趙成國(南京工業大學)、童毛弟(南京工業大學)、蔡藝(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李偉(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吳松強(南京工業大學)、蔣海玲(南京工業大學)、胡志鋒(南京工業大學)、謝悅英(南京工業大學)
南京科技資源整合共享制度框架體系研究(決策咨詢報告)戚湧(南京理工大學)、蒯建華(九三學社南京市委)、趙楠(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顧苑(九三學社南京市委)、張明(南京理工大學)、丁剛(南京理工大學)、朱憲辰(南京理工大學)、黃西川(南京理工大學)
我國流域水污染的合作治理模式及其在太湖流域的應用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張陽(河海大學)、黃德春(河海大學)、劉戎(河海大學)、胡興球(河海大學)、史虹(河海大學)、陳思萌(河海大學)、湯云超(河海大學)、郭弘翔(河海大學)
江蘇企業應對反傾銷的對策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尤宏兵(南京理工大學)、孫芳(南京理工大學)、劉明梁(南京理工大學)、王偉藩(南京理工大學)、許立帆(南京理工大學)、溫珺(南京理工大學)、曹明園(深圳海關)
從日本經驗看我國耕地保護的壓力及應對建議(決策咨詢報告)  曲福田(南京農業大學)、馮淑怡(南京農業大學)
常州市創新型城市建設2010年度分析評價(決策咨詢報告)  謝忠秋(江蘇技術師范學院)、陳曉雪(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劉敏(常州市政府研究室)、王志華(江蘇技術師范學院)、陸玉梅(江蘇技術師范學院)、田澤永(江蘇技術師范學院)、鄭寶華(江蘇技術師范學院)、仝群旺(江蘇技術師范學院)、薛艷(江蘇技術師范學院)、葛瑩玉(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張璀(常州市政府研究室)、周逸俊(常州市政府研究室)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決策咨詢報告)王永順(東南大學)、黃超(東南大學)
追趕型城市科學發展泰州樣本研究(決策咨詢報告)  繆志紅(江蘇省婦女聯合會)、潘時常(泰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王琪泰(泰州廣播電視臺)、焦金芝(江蘇省社科院泰州分院)、李占國(江蘇省社科院泰州分院)
理性主義政治批判——奧克肖特政治哲學研究(著作)  陳紅英(南京曉莊學院)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