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新聞
“一市一品”:創新表達方式,讓文脈成果活起來、火起來

發布時間:2024-04-12 | 信息來源: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淮安市社科聯“緣念淮安”社科普及項目介紹

自2019年以來,淮安市社科聯聯合淮安日報社以《江蘇地方文化史·淮安卷》為依托,組織編寫“淮安卷”普及讀本《緣念淮安》。通過變換話語體系,創新表達方式,使“研究”變成大眾化的“通俗”之作,讓歷史文脈以更加鮮活的姿態呈現于大眾的眼前,以文化涵養百姓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

“一市一品”:創新表達方式,讓文脈成果活起來、火起來

一、項目打造初衷

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指引我們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好、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化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淮安地處淮河下游兩岸,是一座因水得名、因水而盛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南北分界線,是南北人群遷徒較為頻繁的市域之一,是歷代郡縣州府的駐在地,也是江淮區域的重要中心城市,各方文化在此被接受吸納,自成特色。近年來,有關淮安的文化研究成果豐碩,令人矚目,但融“學術性”“時代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文化挖掘和整理研究成果尚屬空白,亟待破題。

為讓具有淮安特色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沉淀在典籍中的經驗和秉承的價值為當代社會所接受,讓更多人傾聽來自歷史深處的文化脈動,感受江蘇傳統文化中的“淮安文脈”,淮安市社科聯以“文藝營銷淮安,花式講述歷史”為初衷,以“緣念淮安”為主題,嘗試對“淮安卷”進行系統、全面、深入且不失趣味的創新解讀。

“一市一品”:創新表達方式,讓文脈成果活起來、火起來

二、項目具體內容

“緣念淮安”社科普及項目以淮安市社科聯、淮安日報社為牽頭單位,跨界整合淮安當地優秀人才資源,邀請文史專家、高校教師、知名作家、攝影師、插畫師、設計師等為主創團隊。以“淮安卷”為創作素材,以淮安歷史發展的時空軸為創作順序,將數千年來形成于淮安大地上的“城、人、事、景、食”等地方特色文化進行提煉和升華。通過豐富多元的創作形式,使“學術味”變得“家常味”,化作一個個尋常百姓耳熟能詳的小故事小知識,讓更多的百姓茶余飯后有學習、了解的欲望。

“一市一品”:創新表達方式,讓文脈成果活起來、火起來

項目推進工作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五年內創作出版《緣念淮安》3冊;二是及時做好圖書宣傳推廣;三是組織主創團隊走進社區、學校等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社科成果普及活動。

淮安市社科聯統籌推進,主創團隊從選圖策劃、欄目設置、內容改編、形式創新等方面進行系統、全面、深入地創新。針對不同內容,配以唯美詩意的散文、游記;圍繞不同場景,插入情調相符的精美照片、手繪插圖;根據不同事件,以二維碼的形式在書中插入不同風格的音頻、視頻,讓讀者在視覺、聽覺上“身臨其境”,實現跨越千年的對話。項目自2019年初啟動,至2023年底項目一期收官,現已完成《緣念淮安》全3冊的出版工作,為推動淮安特色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做出了一次創新嘗試。

“一市一品”:創新表達方式,讓文脈成果活起來、火起來

江蘇省社科聯對“緣念淮安”社科普及項目給予專項經費扶持,并作為全省各設區市社科聯“一市一品”第二批項目進行立項。同時該項目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被學習強國平臺、“江蘇社科普及”“淮海晚報”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客戶端、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中江網、《淮安日報》《淮海晚報》等眾多媒體平臺宣傳推廣,并被《新華日報》以《創新表達,讓文脈走到公眾身邊》為題進行專題報道。

“一市一品”:創新表達方式,讓文脈成果活起來、火起來

三、下一步推進打算

為讓文脈以更加鮮活的姿態呈現在大眾的眼前,讓經典中的智慧變成尋常百姓的精神氣質,下一步,淮安市社科聯將在省社科聯的指導下,繼續圍繞打造“緣念淮安”社科普及項目,不斷提升淮安地域文化品牌建設,主要從四個方面深化落實:一是出版《緣念淮安》(全三冊)精裝本,以更優的質感、更美的裝幀打造淮安城市宣傳“新IP”;二是推出圖書系列音頻作品,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多種渠道宣傳展示,讓淮安文脈歷久彌新、深入人心。三是設計《緣念淮安》文創產品,讓讀者在盡享閱讀之美的同時,不斷激活品牌活力;四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圖書推介活動,通過走近讀者,讓淮安優秀文化產品出圈出彩,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出無可替代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