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獎工作
關于開展江蘇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06-07 | 信息來源: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蘇社聯發〔2022〕59


各有關單位:


根據《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蘇政辦發〔201988號)的規定,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正式啟動。現將《江蘇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須知》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有關要求,組織好申報工作。

附件:江蘇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須知

點擊查看、下載>>>關于開展江蘇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的通知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022年67



附件


江蘇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

報 須 知


一、申報時間

江蘇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時間:2022699時開通網絡申報系統,7817時關閉網絡申報系統。

向省社科評獎辦報送申報成果材料時間:711日至729日每天9時至17時(雙休日及法定假日除外),地點:南京市建鄴路1688號樓三樓(郵編:210004)。

各市辦理成果申報和接受材料時間由各設區市社科聯另行通知安排。

二、申報范圍和要求

(一)申報成果范圍

1.本省作者自201711日至20211231日期間發表(出版)或完成的成果。包括:

公開成果——在有統一刊號(ISSNISBNCN)的報刊發表、出版社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類的學術著作(含專著、工具書、古籍整理作品、譯著等)、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含調研報告、咨詢服務報告等)和普及成果。在港、澳、臺地區或國外公開發表、出版的上述成果。

內部成果——未公開發表或不宜公開發表,且被黨委政府及相關工作部門采納應用的調研報告、咨詢服務報告等。

2.以下成果不在申報范圍:

1)往屆已參評成果不得再次申報參評。其中,已參評成果再版的,其修訂、增補內容須超過30%以上,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方可再次申報參評。已獲過本獎成果再版亦不得再次申報參評。

2)教材、教輔讀物、文學藝術類作品和涉密成果不予申報參評。

3)已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的成果不予申報參評。

(二)申報成果要求

1.所有申報參評的成果,申報人須作出著作權權利歸屬書面承諾。對著作權存在爭議的成果,還須提供具有著作權法律效力的文字證明材料。

2.多卷本和連續出版物原則上出齊后,以整體成果申報參評,參評時間以最后一本出版日期為準。各卷冊、分冊或者年度報告等階段性成果如已申報參評,則其他階段性成果和整體成果不得再次申報參評。

3.同一學科的叢書可作為一項研究成果由叢書第一、第二主編(總編)統一申報參評,申報時以該叢書中最后一本(卷、冊)出版時間為準。叢書中獨立完整的著作也可以單獨申報參評,但須征得叢書主編(總編)同意。叢書中單冊申報后,叢書不得作為整體申報。

4.系列論文可以整體申報參評,但須標題(或副標題)相同、發表刊物相同、主要作者相同。

5.公開出版的同一專題有較強系統性的個人論文集視同于學術專著申報參評。集體論文集、報告集只能以其中的單篇論文、研究報告申報參評。

6.研究報告(含調研報告、咨詢服務報告等),申報參評時須提交有關部門采納應用證明材料。

7.普及成果限定為紙本圖書形式,申報參評時須提交成果效果和社會影響證明材料,包括圖書發行量、書評、相關新聞報道、受眾反響等。

8.以外文公開出版、發表的成果,申報參評時應當提交中文全文翻譯,并對其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在國外期刊發表論文,須提供期刊原件或電子版原文打印件,論文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在線查詢打印件、論文收錄與引用檢索證明。

9.在境外(港澳臺地區及國外)出版、發表的成果,須提供申報者所在單位對成果政治方向證明材料。

(三)申報者范圍和要求

1.申報者須為我省個人(成果申報時間截止前,參評成果作者人事關系應在我省),署名為單位集體的申報成果可由成果主要參與人進行申報。

2.每位申報者限申報參評1項成果。申報人須是該成果的第一或第二作者(含通訊作者),公開成果以版權頁為準,內部成果須是課題負責人或報告撰稿人。成果獲獎后其獎勵證書中獲獎者以實際署名順序為準。

三、申報參評成果分類

申報參評成果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語言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法學,教育學,體育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圖書情報與文獻學,決策咨詢和社科普及等17個申報評審組。申報人應根據其成果內容,對照省社科獎申報平臺的各申報評審組所含學科分類,自行選擇申報評審組。

社科普及類成果包括宣傳闡釋馬克思主義、黨的創新理論,解答公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傳承文明、傳播人文社科知識等普及讀物。

所有翻譯類成果一律選擇語言學組申報參評。

所有內部成果一律選擇決策咨詢組申報參評。

四、接受申報的單位

1. 省社科評獎辦

負責接受省各部委辦廳局,省、部屬企事業單位,中央駐蘇單位,省、部屬普通高校(含獨立學院、民辦、中外合作辦學、市屬本科院校),駐蘇部隊機關、院校等作者的申報。同時,負責接受全省范圍社科普及類成果申報。

2. 各設區市社科聯

分別接受本地區作者的成果申報(社科普及類成果除外)。

南京市社科聯 電話:02583614060

無錫市社科聯 電話:051081827343

徐州市社科聯 電話:051683732574

常州市社科聯 電話:051985683850

蘇州市社科聯 電話:051268616631

南通市社科聯 電話:051385215855

連云港市社科聯 電話:051885825571

淮安市社科聯 電話:051783605384

鹽城市社科聯 電話:051586662324

揚州市社科聯 電話:051480988273

鎮江市社科聯 電話:051180826099

泰州市社科聯 電話:052386059226

宿遷市社科聯 電話:052784368687

五、申報方式

(一)網絡申報

1.本屆評獎采用網絡申報方式。公開成果須上傳成果全文電子版及相關附件材料,上傳材料類型與格式須按照申報系統提示要求進行。決策咨詢類成果仍以紙質形式報送成果及附件材料,不在申報系統中上傳。

2.多卷本著作成果,可在申報系統中分冊上傳,或將全套電子版以拷貝方式遞交省社科評獎辦。

3.涉密材料一律不得上傳至系統中。

4.申報網址:https://shekelian.ldxx.top:8091/skps/index.html或通過江蘇社科網http://www.js-skl.gov.cn)鏈接進入相應申報平臺。>>>點擊進入申報入<<<

(二)網上審核與申報公示

1.高校科研院所的申報成果,由申報單位科研管理部門進行線上預審并推送至省社科評獎辦。對通過審核的成果,申報單位應進行申報公示(時間不少于7日),切實把好政治導向關和學術道德關。

2.未設有科研管理部門的申報單位,直接由省社科評獎辦負責審核。通過審核后由單位辦公室或人事部門在單位內部范圍進行公示(時間不少于7日)。

3.設區市社科聯推薦成果由設區市評獎機構負責審核、評審和推薦,并對外公示(時間不少于7日)。

(三)材料報送

1.申報公示結束后,高校科研院所申報成果材料由科研管理部門統一報送,其他單位可直接報送至省社科評獎辦。

2.申報成果為公開發表或出版的,報送申報成果、申報表一式兩份至省社科評獎辦。其中,在國外期刊發表論文,作者只有電子版沒有紙質原件的,須提供電子版原文打印件、論文DOI在線查詢打印件。申報成果為期刊論文,第二份成果可以提交包括刊物封面、版權頁、目錄及正文的復印件。

3.申報成果為內部成果的,須報送申報成果、申報表以及相關附件材料一式兩份至省社科評獎辦。

4.向各設區市社科聯申報成果者,參照上述要求將相關材料報送各市社科聯。


省社科評獎辦電話:025-57055257、83353872、8331246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