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獎工作
關于開展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0-04-21 | 信息來源: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各有關單位:
      根據《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蘇政辦發〔2019〕88號)的規定,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正式啟動。現將《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須知》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有關要求,組織好申報工作。

      附件: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須知

    >>>點擊下載此文件<<<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020年4月20日

  
附件

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

申 報 須 知


      一、申報時間
      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時間為:2020年4月27日9時開通網絡申報系統,5月21日17時關閉網絡申報系統。
      向省社科評獎辦報送申報成果材料時間:6月1日至6月15日每天9時至17時(雙休日及法定假日除外),地點:雙門樓賓館悅景樓滿庭芳廳(南京市虎踞北路185號,郵編:210003,電話:025-83125985、58800888轉)。
      各市辦理成果申報和接受材料時間由各設區市社科聯另行通知安排。
      二、申報范圍和要求
      1. 本省作者自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發表(出版)或完成的成果。包括:
      公開成果——在有統一刊號(ISSN、ISBN、CN)的報刊發表、出版社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類的學術著作(含專著、工具書、古籍整理作品、譯著等)、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含調研報告、咨詢服務報告等)和普及成果(教材、教輔讀物和文學藝術類作品除外)。在港、澳、臺地區或國外公開發表、出版的上述成果。
      內部成果——未公開發表或不宜公開發表的且被黨委政府及相關工作部門采納應用的調研報告、咨詢服務報告等。
      2. 各市評獎機構可在不違反上述規定的情況下,確定本地區申報參評成果的發表(出版)或完成時間及受理辦法。
      3. 所有申報參評的成果,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
      4. 所有申報參評的成果,申報人須作出著作權權利歸屬書面承諾。對著作權存在爭議的成果,還須提供具有著作權法律效力的文字證明材料。
      5. 每位申報者限申報參評1項成果。申報人須是該成果的第一或第二作者(含通訊作者),公開成果以版權頁為準,內部成果須是課題負責人或首席專家。成果獲獎后其獎勵證書中獲獎者的排名以實際署名順序為準。
      6. 多卷本和連續出版物原則上出齊后,以整體成果申報參評,參評時間以最后一本出版日期為準。各卷冊、分冊或者年度報告等階段性成果如已申報參評,則其他階段性成果和整體成果不得再次申報參評。
      7. 同一學科的叢書可以作為一項研究成果由叢書第一、第二主編(總編)統一申報參評,申報時以該叢書中最后一本(卷、冊)的出版時間為準。叢書中獨立完整的著作也可以單獨申報參評,但須征得叢書主編(總編)同意放棄統一申報,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8. 系列論文可以整體申報參評,但必須標題(或副標題)相同、發表刊物相同、主要作者相同。
      9. 公開出版的同一專題有較強系統性的個人論文集視同于學術專著申報參評。集體論文集、報告集只能以其中的單篇論文、研究報告申報參評。
      10. 研究報告(含調研報告、咨詢服務報告等),申報參評時須附成果摘要,并提交有關部門的采納應用證明材料。
      11. 普及成果限定為紙本圖書形式,申報參評時須提交成果效果和社會影響方面的佐證材料,包括圖書發行量、書評、相關新聞報道、受眾反響等。
      12. 以外文公開出版、發表的成果,申報參評時應當附有中文全文翻譯,并對其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在國外期刊發表論文,須提供論文收錄與引用檢索證明,以及申報者所在單位對成果政治方向的證明材料。其中,作者只有電子版沒有紙質原件的,需提供電子版原文打印件、論文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在線查詢打印件。
      13. 往屆已參評成果不得再次申報參評。已參評成果再版的,其修訂、增補內容須超過30%以上,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可再次申報參評,其中已獲過本獎的成果再版的,亦不得再次申報參評。
      14. 譯著須附外文原版書一章。
      15. 教材、教輔讀物和文學藝術類作品不予申報參評。
      16. 已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的成果不予申報參評。
      三、申報參評成果分類
      申報參評成果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語言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法學,教育學,體育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圖書情報與文獻學,決策咨詢和社科普及等17個申報評審組,申報人應根據其成果內容,對照省社科獎申報平臺的各申報評審組所含學科分類,自行作出準確選擇。
      社科普及類成果包括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解答公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傳承文明、傳播人文社科知識等普及讀物。
      所有翻譯類成果一律選擇語言學組申報參評。
      所有內部成果一律選擇決策咨詢組申報參評。
      四、接受申報的單位
      1. 省社科評獎辦
      負責接受省各部委辦廳局,省、部屬企事業單位,中央駐蘇單位,普通高校(含獨立學院),駐蘇部隊機關、院校等作者的申報。同時,負責接受所有社科普及類成果的申報。
      2. 各設區市社科聯
      分別接受本地區作者的成果申報(社科普及類成果除外)。
南京市社科聯    電話:025—83610178
無錫市社科聯    電話:0510—81827962
徐州市社科聯    電話:0516—83732574
常州市社科聯    電話:0519—85683850
蘇州市社科聯    電話:0512—68616631
南通市社科聯    電話:0513—85215851
連云港市社科聯  電話:0518—85825781
淮安市社科聯    電話:0517—83605384
鹽城市社科聯    電話:0515—86662324
揚州市社科聯    電話:0514—85822686
鎮江市社科聯    電話:0511—80826099
泰州市社科聯    電話:0523—86059226
宿遷市社科聯    電話:0527—84368589
      五、申報辦法
      本屆評獎繼續采用網上申報,申報者仍須提供紙質申報材料。
      報送的申報參評成果材料無論獲獎與否,均不退回。
      具體申報流程為:
      1. 申報者進入省社科評獎申報系統頁面,按申報系統提示進行網上申報。向省社科評獎辦申報成果者,登錄地址為:http://61.155.238.20/sk/web_root/;向各設區市社科聯申報成果者,登錄地址為:http://61.155.238.20/sk/web_root/cities.html。
      申報者也可通過江蘇社科網(http://www.js-skl.gov.cn)鏈接進入相應申報平臺。
      2. 下載并打印《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表》(網絡評獎申報系統自動生成)一式2份,申報人簽署著作權承諾,申報表加蓋單位公章。
      3. 申報者所在單位對申報成果的政治方向和申報材料真實性負有審核責任,對申報成果應進行公示(時間不少于7日)。
      4. 向省社科評獎辦申報成果者,須將申報表一式2份、成果原件1份(在國外期刊發表論文,作者只有電子版沒有紙質原件的,須提供電子版原文打印件、論文DOI在線查詢打印件)、副本1份(其中學術論文可以提交包括刊物封面、版權頁、目錄及正文的復印件)以及有關該項成果的評價、證明材料等一式2份,同時報送省社科評獎辦。
      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申報成果材料可以通過本單位科研管理部門集中報送。申報成果材料較多的單位請直接跟省社科評獎辦聯系協商報送時間。
      5. 向各設區市社科聯申報成果者,須將申報表一式2份、成果原件1份(在國外期刊發表論文,作者只有電子版沒有紙質原件的,須提供電子版原文打印件、論文DOI在線查詢打印件)、副本1份(其中學術論文可以提交包括刊物封面、版權頁、目錄及正文的復印件)以及有關該項成果的評價、證明材料等一式2份,同時報送各市社科聯。

      省社科評獎辦聯系電話:025-83353872、025-83312461
      報送材料聯系電話:025-83125985、58800888轉滿庭芳廳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