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 ? 序
? ? ? ? 在區委宣傳部的精心組織下,經過廣大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以及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吳江歷史文化叢書”終于付梓出版了。這是吳江文化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吳江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喜事!
? ? ? ? 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潮流中,本土文化尤其是本土歷史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對于吳江而言,數千年來所積淀的本土文化,很多都可以當之無愧地用瑰寶來形容,歷經歲月風霜,仍然熠熠生輝。
? ? ? ? 吳江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多年來的考古發掘,在吳江境內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其中有桃源廣福村的馬家浜文化遺址,震澤蠡澤湖、劉家浜的崧澤、良渚文化遺址,平望龍南村、袁家埭、唐家湖的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遺址,同里九里湖、移定畢圩、何家墳的崧澤、良渚文化遺址和松陵鄧家橋的良渚文化遺址等。而今駐足靜觀,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場景如在眼前。
? ? ? ? 古往今來,吳江之所以聲名遠播,就在于城富秀美之貌,鎮多俏麗之姿,同里、黎里、震澤、松陵、盛澤、平望,古鎮金鑲玉嵌,集結了吳越文化之精華;就在于天光錦繡百湖,水色星涌平原,東太湖、汾湖、鶯月豆湖、盛湖、蠡澤湖,湖泊星羅棋布,凝聚了江南水鄉之靈氣。
? ? ? ? 同樣,“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風斜日鱸魚鄉”、“好作新詩寄桑苧、垂虹秋色滿東南”。游子思歸、名士頌揚、盛景醉人,寥寥數筆間,吳江的魅力更是可見一斑。去年評出的吳江十大文化名片:垂虹橋、古鎮同里、綢都盛澤、美麗蘇州灣、沈王景與昆曲“吳江派”、柳亞子與南社、費孝通與江村經濟、南懷瑾與太湖大學堂等,也充分彰顯“人文吳江”脈絡綿長,“水韻吳江”流連忘返。
? ? ? ? 為了全面、系統地展示吳江歷史文化的精髓,挖掘、傳承和保護吳江的歷史文脈,去年7月,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始了“吳江歷史文化叢書”的編撰工作。編著者在撰寫過程中,精益求精、幾易其稿,用共享和開放的心態,科學準確記載和表達吳江的歷史文化,使叢書做到了雅俗共賞、通古鑒今。無論是《吳江史話》、《吳江先賢》、《吳江詩詠》、《吳江傳說》,還是《吳江古鎮》、《吳江風物》、《吳江南社》、《吳江江村》、《吳江絲綢》,都是展示吳江內涵和魅力的名片,也是值得收藏和閱讀的吳江地情書。
? ? ? ? 水土滋養、文化浸潤,造就了吳江人厚道淳樸、開放包容的品格。而今,在新的起點上,在吳江人民奮發進取、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建設美好家園,創造時代輝煌的征程中,璀璨的歷史文化必將更好地啟迪未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共蘇州市吳江區委書記 梁一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9月